发布日期: 2025年 03月 18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悉心指导下,2024年鹰潭市农业农村粮食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持续深化改革为主线,加快法治建设,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领导责任健全机构队伍
一是局党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法治建设工作,将法治建设纳入局工作要点,法治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按时足额到位。二是成立市农粮局依法治市工作及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局机关科室和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政策法规与改革科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法治建设相关工作的部署、开展和督导。局机关科室和局属单位按照业务职能负责具体开展各项法治建设工作,从组织机构上保障法治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一是制定《鹰潭市农业农村粮食局关于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的实施方案》,把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体布局中,做到法治教育与法治创建相结台,系统内普法与面向社会普法同步。二是制定了《鹰潭市农业农村粮食局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以及年度工作计划。三是制定了2024年普法责任清单,在市农业农村粮食局信息网上公开公示。四是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局机关科室和局属单位法治建设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指导。五是建立常年法律顾问制度。市农粮局聘请1名专业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提供日常法律咨询,指导规范法律文书和执法程序,对局重大决策、重大行政行为以及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法律意见,有效推进我局依法行政工作。
三、推进领导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
一是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建立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宪法》《民法典》《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纳入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二是组织机关干部职工集中学法,请法律专家作专题讲座。我局邀请局法律顾问分别作《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的专题讲座。三是购买《江西省重点普及法律法规以案释法读本(2024)》等法律书籍,发给干部职工自行学法,并形成学习制度。
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普法宣传
一是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按照鹰潭市普法办《2024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为广泛学习宣传民法典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营造全社会学习民法典的学习宣传热潮,6月30日,我局在月湖区童家镇化溪村开展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乡村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宣传板块、发放宣传单、提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宣传《民法典》的主要内容、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将《民法典》相关知识送到农民群众身边、深入农民群众心中。同时还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机械促进法》、平安乡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宣传。二是充分利用局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扎实推进“智慧普法”,及时在局“清风农业”微信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信息。三是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各种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和知识问答活动,参与近千人次,参与率达到了80%以上。四是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组织开展集中法治宣传活动,深入学习宣传与农业农村部门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公众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推动专业法律法规的普及和正确实施。五是积极开展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市农粮局联合市司法局印发《鹰潭市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实施方案》,到2025年底实现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覆盖到全市每个行政村。召开了全市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推进会,落实了工作任务,压实了工作责任。全市结合利用“法律明白人”和“一村一名法律顾问”等工程有序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目前,已把农民学法用法内容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广泛利用各类法律网络培训平台,组织培育对象加强学习。同时通过农业综合执法支队与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结对子”,建立“一对一”的培育方式,开展以案释法、以案说法,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育指导和跟踪服务。目前全市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299户,挂牌299户,示范户覆盖了全市92.8%的行政村。
五、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一是制作普法宣传品集中宣传。设计制作一批以倡导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农产品安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践行健康文明生活等为内容的农业普法宣传品,利用农业大讲堂、宪法进农村等活动,向农民群众广为宣传发放。二是在局办公室走廊墙上开设《宪法》《种子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各种农业普法专栏。同时利用局办公楼内LED电子显示屏长期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干部职工学法、懂法、守法,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六、深化行政执法改革。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执法制度。完善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行政执法案卷管理、行政执法投诉举报以及行政执法评价和考核监督等制度。全面落实农业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制定行政执法工作规程和操作手册,完善农业行政执法内部、层级和外部监督机制,探索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适时普法,将普法宣传贯穿执法的全过程。今年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已办理完成农业行政处罚案件42件,共罚没资金近三十万元。 二是推进“互联网+农业执法”工作。将执法案卷录入到“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平台,公开执法人员信息、执法流程和执法结果。及时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局网站公布,实现行政执法信息及时准确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追溯、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三是建立健全部门联动长效机制。与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签订了两法衔接协议,进一步建立完善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和行政执法检查发现线索及时移交机制。加强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加大对“三农”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的统一,确保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七、切实强化审核责任
一是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对我局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并出具合法性审核意见,切实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二是成立局农业综合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委员会。对实施的行政处罚案件和行政强制案件,在作出执法决定之前和结案之前,分别对其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核。今年我局对10个规范性文件以及42个行政处罚案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核,确保了规范性文件、行政案件的客观性、公正性、合法性。
2024年,我局法治建设工作精密部署、有序推进,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很好工作成绩。2025年,我们将继续努力奋进、攻坚克难,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理念,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按照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进行决策。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机制,及时掌握决策执行情况、评估决策执行效果。
二、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能力提升。加强行政执法人员配备,充实人员力量,加强对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
三、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有针对性、经常性、多渠道全面加强对全局干部职工的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大家学法用法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同时,加强对行政行为当事人、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以及相关重点人群的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把普法教育贯彻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让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法律知识,营造自觉守法的良好氛围,为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